許多人對紡織產業的印象,還停留在傳統的夕陽產業,但近20年來積極轉型,強化研發走向高附加價值,目前全球運動機能衣市場,已奪下7成市佔率,連去年世足賽中,16支球隊都穿上由台灣布料製成的運動服裝。 圖/TVBS 比頭髮還細的絲線,從機台裡不斷抽出,以肉眼看不見的生產速度,每分鐘最快高達5000米,過一會兒,就捲成一個個筒紗。 紡織所原料及纖維部副主任安大中:「唯有把(染料)添加體做的非常小而均勻,那我們才能承受每分鐘3千、4千、5千米,這麼快的速度。」 要維持高速生產又能兼顧品質,台灣可以說是領先全球,而且過去布料染色是先把白色纖維製成布,再泡到染缸裡上色,但仔細看,機台在紡絲的過程中已經上色,無水染色技術,大幅節省後續水電的浪費。 紡織所原料及纖維部副主任安大中:「這樣子節省水大概可以節省70%,節省電能可以節省60%。」 記者李頂立:「在我旁邊有個紅色的大型機台,這個機台可以說是布料的印表機,像我旁邊有一桶抑菌性墨水,我把這個墨水加到供墨系統裡面,待會印出來的布料就會有抑菌的效果。」 圖/TVBS 底下8個墨水桶,不僅能倒入有顏色的墨水,也能將抗菌、抗靜電、防水等透明機能墨水放進去,一次把多種功能噴印上布料,省去過往可能為了單一機能,就需要獨立加工的程序。 紡織所產品部研究員林嘉儀:「以傳統方式我如果整片去浸染的話,我只取我要的部分出來製版,剩下的廢料要再處理很麻煩,那用噴印的方式很簡單,是我把我要的功能噴在那個地方就好。」 紡織所產品部研究員林嘉儀:「這邊水上去其實它是吸不進去的。」 像是這塊潑水布,噴印上吸濕機能墨水,除了原本大範圍的防潑水功能外,也能吸收細小的水霧,同時具備兩種特性,就可以應用在外層防水內層吸濕排汗的外套上。不過機能布料後續如何驗證,我們來到這個實驗室。 記者李頂立:「衣架上這一些花花綠綠的機能衣,待會都要測試它們實際的功用是如何,而且我現在為什麼要穿著外套呢?因為我們所在的實驗室,大概只有10度而已,就是要在這樣低溫的環境讓假人模擬真人行走,來測試外套實際保暖作用是如何。」 紡織所檢測及驗證部研究員林里燕:「明顯看到外套穿著區塊,它的保溫性明顯高於底下的一般牛仔褲。」 假人身上20個區塊,可以獨立控溫和監測皮膚表面溫度,甚至可以控制排汗,另外還有人工氣象室能模擬雨天或日照,也吸引Nike、Adidas等海外大廠,產品上市前優先送來實驗室測試。 圖/TVBS 紡織所檢測及驗證部研究員林里燕:「各個區塊布料該怎麼搭配?多層結構間要怎麼設計?這些是在布料端還得不到的結果,我們會把它做成成品之後整體來看。」 靠研發與創新走向高附加價值,台灣紡織產業的軟實力不容小覷,從千禧年投入機能性紡織品,現今已奪下全球7成市佔率,但亮眼成績背後,過去也歷經多次挑戰。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25年前,大陸經濟開始加快發展,比產業規模我們輸給它、比人力規模我們輸給它,比人力成本我們輸給它,2000年的時候大家談了一個結論,主要就是說發展差異化的產品。」 產業面臨轉型,好在紡織業發展60多年,完整的上下游產業聚落,是台灣接單最大優勢,不過隨著產業外移,產值十多年來縮減16%,紡拓會秘書長認為,未來需要把握這些契機。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如果從大數據這方面走向智慧製造這方面,未來的10年會有相當大的進展,再來就是智慧型紡織品。」 朝向循環經濟、智慧製造,並切入長照等醫療布料題材,把握現有優勢,期許下個60年,台灣紡織能繼續揚威國際賽場。
詳細報導請見: news.tvbs.com.tw/life/1202117?from=Copy_content
https://youtu.be/h4ljPS713_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