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南區的一角,數間鐵皮屋工廠緊鄰,隆順燙金印刷行隱身在其中。機器運轉聲音嘎嘎作響,大支工業電扇維持空氣流通,印好的包裝紙盒整齊推疊在一旁。
看到《天下》記者來訪,滿頭大汗的老闆徐明智停下手邊工作起身接待。今年41歲的徐明智,擁有超過20年燙金技術,退伍後創立印刷行,結婚喜帖和包裝禮盒是主要業務。
不過,他今天卻拿著兩籃設計感十足、精美的燙金名片及賀卡,一份一份講解。仔細一看,這些名片上燙的是日本人的名字。不僅如此,徐明智還曾幫忙燙印過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的年度企業形象出版品。
台灣阿莎力印刷大哥日本搶客
這些來自日本的燙金委託,為什麼找上台灣中部的一處印刷行? 原來,幕後推手是台灣人在日本成立的設計公司 ── BXG株式會社所推出的「台灣EP印刷服務」。
台北市民生社區附近的咖啡店,一頭長髮、黑框眼鏡,BXG株式會社共同創辦人,32歲的視覺設計師林唯哲,是這個「日本設計訂單,再到台灣尋找適合印刷廠印製」模式的推手。
林唯哲分析,之所以認為有這樣的商機,是因為日本印刷廠大多不願意印製小量、特殊需求、客製化的設計品,或是收取較高費費用。但台灣印刷廠的大哥多很「阿莎力」,願意幫忙嘗試,具有「實驗精神」。
徐明智就是林唯哲口中「阿莎力」的大哥。10幾年前,林唯哲就讀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時,就開始跟徐明智合作。之後到日本讀書、工作,許多設計品還是會回台委託隆順印製。
(吳宙棋攝)
以燙金為例,台灣燙金的使用普遍,所以技術成熟。同樣的案子,日本印刷廠開價至少是隆順的3倍。
林唯哲推出EP另一個原因,是聽到許多師傅說,台灣印刷業每況愈下,市場上殺成紅海,在打價格戰。徐明智舉自己為例,剛創業時一天有200、300件喜帖燙金委託。現在國內需求萎縮,訂單量只剩十分之一,利潤也從一半跌到2成。
因此,開拓日本市場對台灣印刷業可能是轉機。日本要求的高品質,台灣印刷師傅做得到,價格也合理,林唯哲團隊也會緊盯品質,「我從唯哲這邊接過100多次日本的訂單,大概只有重做過1、2次,」徐明智說。
EP從今年初創立以來,經手大約250件案子。林唯哲根據日本客戶的印刷需求,在尋找台灣適合的印刷廠,目前合作的對象已經有20間。
日本出版第一本介紹台灣裝幀設計的書
把台灣技術帶出去、發揮台灣在設計的優勢,正是林唯哲的理念。
林唯哲出身高雄,東海大學畢業後到東京藝術大學讀研究所,是創校70年來第二位取得設計本科碩士學位的台灣留學生。
在嚮往已久的設計大國之中,他也發現日本設計需要台灣之處。他曾在課堂、論壇上分享台灣書籍、唱片盒的設計,吸引東京藝術大學副教授藤崎圭一郎目光,「他告訴我,這些內容是日本缺乏的,可以刺激日本設計市場。 」
出身高雄的林唯哲在東海大學畢業後,到東京藝術大學讀研究所,是第二位取得設計本科碩士學位的台灣留學生。他一直致力於台日設計的交流,把台灣技術帶出去、發揮台灣在設計的優勢,正是他的長期理念。(圖片來源:NIBUNNO粉絲專頁)
原來,日本書籍和唱片銷量下滑,預算壓低也限制包裝設計發揮。台灣雖然也面臨同樣問題,但設計師會設法在現有資源下,大膽嘗試創新。因此,藤崎圭一郎萌生出書介紹台灣設計的想法,他負責主編,林唯哲則撰寫台灣設計師的故事。
當時林唯哲已經畢業,在日本知名設計公司GK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整理採訪。歷經一年,《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出版,介紹聶永真等5位台灣書籍設計師相當搶手,網路二手書更是喊到原價3倍。
「我發現台灣設計某方面也是被需要的,」林唯哲發現。他也明白,要貫徹台日設計交流就得離開大公司。因此他辭去工作,和日本語言學校認識的夥伴李章聖創立BXG株式會社。
2016年,他們在東京鐵塔附近,找到一棟4年後要拆除的廢棄汽車零件倉庫,打算開一間藝廊民宿,規劃住宿、辦公室跟展覽空間。
其中,房間內上半部拆除白牆,露出水泥,視覺上彷彿被切成一半。房內擺放台灣藝術品,提供藝術家免費、無限期展示空間。
「這棟建築4年後就會歸零,我們處在存在與消失之間,在它有限生命中,展示台灣的設計與藝術。」而民宿就取名為NIBUNNO,日語二分之一的意思。
(圖片來源:NIBUNNO粉絲專頁)
台灣唱片設計展,吸引近畿小子堂本剛參觀
礙於日本法規,NIBUNNO只能規劃兩個房間,即使淡季7成、旺季9成住房率,4年過後也無法回收成本。但在推廣台日設計交流上,NIBUNNO發揮很大效果,「我把我認為台灣比日本好的設計和藝術,在地下一樓的空間策展。」
其中,最受好評、參觀人次最多是台灣唱片設計展,連近畿小子成員堂本剛,都包下一個時段帶他的團隊來參觀,再將心得發表在專欄。近期,唱片展更受邀到倫敦設計周展出。
電影《異次元殺陣》導演Vincenzo Natali到NIBUNNO住宿,離開前留下一封信,他覺得台日設計交流展覽很有意義,希望團隊繼續保持理念 。「台灣設計一定要勇敢走出去,靠實力建立信賴,」他很有信心地說。
今年才開始的EP服務,目前每個案件的印刷量不大,大約100到300張。但他相信,只要做出口碑,讓日本人信賴台灣的印刷技術,以後一定有更大訂單。
林唯哲在日本工作進入第8年,他仍不忘初心,持續把台灣設計能量帶出去。(責任編輯:吳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