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開打近五年:從數據看哪些國家經濟受害?哪些又正從中獲益?
前言
從中美貿易戰、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供應鏈瓶頸,再到俄烏戰爭以及台美貿易倡議談判,市場重新開始關注全球供應鏈可能面臨的脆弱性,而我們在年初報告中也曾經提及,全球貿易佔比在過去十餘年間未再創高,反映國際貿易衝突頻繁、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美中互課關稅。
與此同時,非關稅措施對貿易成本的影響也逐漸擴大,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受限制的全球商品進口份額從0.6%上升至9.3%;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研究也指出,近年各國對關鍵原材料與食品的出口限制同樣出現上升趨勢。
這些限制通常促使進口國轉向本土製造,或是較少貿易壁壘的外國供應商,可能因此提高生產成本、降低貿易量與生產效率,但是轉單效應也給予新興經濟體獲得投資與成長的機會。
考慮到去中化、去美化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疊加全球供應鏈脆弱性的擔憂以及對中短期製造業循環的潛在影響,本文將分析美國、台灣、中國,在過去五年(2018年 ~2022年)期間的雙邊商品貿易結構變化,並總結三大重點,辨別趨勢底下的相對受惠者與受害者、以及各國之間貿易關係的同盟改變。
美國供應鏈去中化?新興亞洲、加墨從中得利
1. 美國:關稅戰打擊中國進口佔比全面下降,新興亞洲受惠轉單效應、加墨實現近岸外包模式
自從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開啟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自中國的商品進口比例從將近四分之一下降至2022年的16%,特別是在家具、皮革、紡織品、電腦與電子產品進口等項目,中國的佔比皆大幅下降,上述產品大多受到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額外課徵關稅所影響。很大程度上,中國(下圖紅色)佔比下降被其他新興亞洲經濟體(黃色)的進口佔比增加所抵消,主要受惠者包括印度、台灣,以及東協成員國例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
另一方面,同屬「美墨加協定」(USMCA,前身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墨西哥、加拿大進口金額也在近年屢創新高,並於2023年Q1超越中國成為最主要進口來源國,在2018至2022年間,美國自墨西哥的製造業進口貿易絕對金額成長約22%,不過轉移程度相對新興亞洲的增長幅度來說較不顯著,例如墨西哥佔比僅上升0.2個百分點。
拆解產品細項,美國在電腦與電子產品類別的整體進口絕對金額增長約五成,而墨西哥的佔比則在同期間下降1.7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墨西哥與加拿大所增加的貿易份額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與菸草、石油產品。
整體而言,在美國供應鏈「去中化」的趨勢下,我們看到:
東南亞、台灣、印度等新興亞洲地區受惠轉單效應,佔比上升最為明顯。
「近岸外包」(near-shoring)或「友岸外包」(freind-shoring)的政策倡導下,加墨兩國也在今年成為美國最大進口貿易夥伴,儘管佔比上升並不明顯。
台灣出口體現親美、新南向趨勢,中國貿易去美親歐、香港成最大受害者
1. 台灣:親美政策帶動電子出口成長,新南向政策聚焦特定產業
從台灣近五年出口貿易結構轉變可以發現三大重點:
●幾乎在所有類別中,對美出口佔比皆呈現上揚,尤其是資通與視聽產品(上升15個百分點)、電機產品(上升13個百分點)、家用電器(上升11個百分點)。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佔比上升的產品類別集中在紡織、鞋帽、化學品、光學器材等項目,礦產品則是下降明顯,主因為菲律賓轉向與中國合作開採油氣資源。
●各產業對中國出口佔比普遍下滑,尤其是食品飲料、植物、木製品、光學器材、化學品等產業,不過整體佔比僅下滑3.6個百分點,依舊是最主要出口貿易夥伴。
順應中美貿易戰轉單效應,台灣出口銷往美國的貿易金額明顯攀升,2016至2022年均複合成長率分別達14.4%,帶動近五年出口佔比上升3.8個百分點,尤其在資通、電機、消費性電子產品。多數產業對於中國出口佔比下滑,新南向政策則變化集中特定產業例如紡織、鞋帽。
2. 中國:去美親歐、此消彼長,香港轉口貿易受損,東南亞、印度從中得利
從中國近五年出口貿易結構轉變可以發現三大重點:
●2018年中國出口銷往美國、歐洲佔比分別達19.2%、19.8%,2022年則是16.1%、21.6%,去美親歐趨勢明顯,且對美歐出口兩者的佔比排名出現黃金交叉,在交通設備、電機產品、機械、化學品等重要製造業出口項目中,美歐呈現此消彼長的情形。
●香港成為主要輸家、佔比下降3.8個百分點,過去作為中國貨物貿易的重要轉運站,受到中美貿易爭端影響、轉口貿易量明顯減少。
●取而代之,主要受惠者依舊是東南亞與印度,整體出口佔比上升2.9個百分點,細看產品類別,除了礦產品、動植物、化學品,恰好都出現「香港佔比下降」、「東南亞/印度」佔比上升。
主要終端消費市場的出口佔比呈現「美下、歐上」的情形,顯示中國出口貿易或有去美化、親歐化的趨勢,也符合上述兩地進口結構轉變趨勢。而因應關稅打擊,轉口貿易從過去的香港轉向東南亞、印度等國,但也不排除「洗產地」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銷往台灣的份額變化不大(上升0.3個百分點),主要出口類別的電機產品、機械佔比依舊上升,食品、動物產品、化學品的出口佔比則呈現下降。
暌違16月 韓上月貿易轉順差
受惠於強勁的汽車出口與能源進口下滑,韓國日前公布16個月來首度貿易順差。其中,被外界視為全球經濟走向的領先指標:韓國出口下滑可能已經觸底,似乎暗示景氣春燕已在不遠矣。
韓國貿易部表示,今年6月份出口年減6%,其降幅較5月的逾15%大為縮減。同期間進口下跌11.7%,也低於前一個月14%的降幅,這也導致韓國6月貿易出現11億美元的順差,為2022年2月以來貿易首度轉盈。
出口數據好轉,顯示海外對韓國商品需求下滑已有緩解跡象。作為全球貿易金絲雀的韓國,銷售的商品涉及晶片、顯示器與精煉油等多種項目,因此其出口表現也被用來判斷目前全球景氣的活絡程度。
韓國國民銀行經濟學家Moon Junghiu指出,韓國出口下滑可能已經觸底,但目前重要的是景氣復甦將呈現V或是L型。
儘管韓國出口已略見改善,但晶片業反彈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晶片業是韓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未來需求有絕大部分取決於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成長。韓國晶片出口繼5月銳減36%、6月份降幅縮窄到28%。至於汽車出口則增長58%。
對主要貿易夥伴方面,韓國6月對中國出口減少19%,為去年10月以來最小降幅。對美國出口下滑1.9%,為連續第三個月下跌。但韓國對歐盟出口則是增加9.2%。
此外,據韓國顯示產業協會先前發布數據指出,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與半導體需求低迷,今年前四個月,韓國顯示器元件(含材料、零件、設備)的出口額年減54.4%至2.8億美元,對中國顯示設備出口驟降是主要因素,該項目出口額較去年同期銳減80%至1.1億美元,但仍占總項目比重近40%。
報導指出,會有龐大差距主要是面板業因經濟放緩而減少新增投資,所以設備出口大幅減少,造成面板業減產。另一方面,中國顯示器市場的增長主要是LCD,加上中國扶植本地企業的政策方針,使韓國顯示器元件訂單競爭陷入紅海。
海運業保獲利 馬士基運價逆勢喊漲
貨櫃航運業獲利告急,等不到旺季硬著頭皮逆勢喊漲。海運業二哥馬士基3日宣布,7月31日起調高亞洲至西北歐不分類貨品運價(FAK),每20呎櫃漲至1,025~1,050美元,每40呎櫃漲至1,900~1,950美元,以現貨市場運價換算,調幅超過30%、55%,是歐洲線今年以來首次喊漲。馬士基並預告,其他航線費率或許也會調漲。
國內業界解讀,貨量不足、運力增加,供需失衡導致運價殺聲隆隆,低運價已讓部分航商、航線開始賠錢。馬士基率先喊漲,無非塑造護價氛圍,希望其他航商跟進,因為只有一家喊漲不會成功,只要有船公司擔心船裝不滿、怕掉貨,殺價搶貨,運價戰就沒完沒了。
今年美國線在7月1日已第三度喊漲,多家航商、貨代業者透露,目前亞洲到美西線、美東線每40呎櫃實際漲幅約300、400美元,不如預期,目前運價只是回到美西線1,400~1,500美元、美東線2,350~2,450美元水準。業者透露,航商漲價通知三連發,除7月初喊漲,接著7月中、8月初也想漲。
據了解,美國線前兩次漲價成功,包括4月中喊漲約600美元、6月1日喊漲約400美元,但沒多久就開始回吐,因此航商透過反覆操作,希望達到築底再拉高的護價目標。此前,美西線最低來到1,000美元、美東線最低來到1,900美元,被視為多數船舶的成本防線,航商一面加碼減班縮艙,一面喊漲運價因應。
業界分析,美國線貨載7月稍有起色,較5、6月增加,但不比疫前,隨著運價大跌,中小型船舶退出市場,航商7月順勢喊漲,被認為漲價成功機會稍高;反觀歐洲通膨嚴重、經濟況狀不好,儘管進入第三季旺季,貨量仍在低檔盤旋,現在運價都還有些微調降,每40呎櫃約1,100~1,250美元,瀕臨成本線或以下。也因此,馬士基這次站出來喊漲,被視為難度高,下周定艙量是否衝出來,將是觀察指標。
除戰爭、通膨、升息等變數壓抑運輸需求,新船持續下水增加運力,持續拉大供需失衡缺口,也是讓運價欲振乏力的關鍵。根據統計,上半年運力增幅已逾5%,光是6月亞洲到美國線艙位就大減逾23%,仍不足以支撐運價, |